習近平:思考北京非首都功能定位如何疏解
發布日期:2015-02-11對于一國首都應當承擔的功能,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戴宏偉認為,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單功能首都城市,即重點建設成為功能單一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如華盛頓、渥太華等;一類是多功能首都城市,即以建設政治、經濟、文化多功能中心城市為目標,如東京、倫敦等。無疑,北京的發展軌跡類似于多功能首都城市發展模式。
“我們現在的問題就是功能太多太全了。”北京市市長王安順近日在北京市“兩會”上表示,根據北京市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的數據,2013年,全市八分之一的產業活動單位和71.8%的就業崗位集中在城六區。“這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北京建了那么多的地鐵,開通那么多的公交線路,但交通依然擁堵。”
作為一個有13億人口大國的首都,不應承擔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過多的功能。從人口膨脹到交通擁堵,從房價高漲到環境惡化,一系列“大城市病”成為北京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限制,不進行功能疏解,城市運行終將無以為繼。
去年9月召開的京津冀協同發展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提出,要深化研究論證京津冀區域和三省市功能定位,科學合理確定在國家和區域發展大局中的“角色”和“職責”。
疏解非首都功能,首先要明確北京的城市定位。去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北京市考察工作時提出,要明確城市戰略定位,堅持和強化首都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功能。
中國區域科學協會會長楊開忠認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點是產業轉移,就是要調整發展方針,積極發展制造業跨國公司總部及其研發功能,疏解北京作為京津冀區域性鐵路公路交通樞紐功能,著力疏解區域性物流基地、區域性專業市場等區域型商業功能。
記者了解到,北京市將通過“禁、關、控、轉、調”五種方式來完成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產業目標。“禁”主要是嚴格按照新增產業的禁止和限制目錄,禁止新建、擴建首都不宜發展的工業項目,尤其是明確全市范圍內不再新增一般制造業。“關”是就地關停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企業,全面治理鎮村工業大院,加快清理小散亂企業。“控”是對城市廢棄物處理、煉油、食品加工等保障城市運行及民生的行業實行總量控制。“轉”是指對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勞動密集型、資源依賴型一般制造業實施整體轉移。“調”是對高端產業中不具備比較優勢的制造環節實施調整,主動在京津冀進行全產業鏈布局。
對于疏解應采取的有效方式,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長李佐軍指出,過去北京探索過很多方法,比如建立衛星城、副中心,但還遠遠不能解決“大城市病”問題。今后可以考慮“城市組團”方式,使新發展起來的中心區域功能比較完整,品質比較高,但生態環境比城市中心更好,從而比城市中心有更大吸引力。
“我們要努力在落實城市戰略定位中筑牢發展新優勢,在建設國際一流和諧宜居之都中把握有效需求,在調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中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在打造區域創新共同體中實現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激發更大發展活力。”北京市常務副市長李士祥說。
轉自銀河房產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