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石家莊應成京津冀次中心華北商貿物流中心
發布日期:2015-11-04其中,涉及石家莊的要點如下:
其一,石家莊可成為京津冀區域的副中心或次中心城市。文章建議,應立足石家莊的“人口集聚及交通區位優勢”,充分發揮區域次中心職能,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和服務能力,加快產業和人口集聚,帶動周邊區域協調發展。其中,應“積極推進石家莊商貿物流產業發展,將石家莊打造成為冀中南區域中心,輻射華北的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城市”。
其二,在京津冀區域重點發展的四大產業帶和城市帶中,有包括石家莊在內的“京保石發展帶”。文章稱,“京保石發展帶地處京津冀內陸地區,同時也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區,應積極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重點發展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和生物、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形成京津冀重要的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帶。”
其三,文章建議,應明確石家莊正定新區的戰略性功能區定位,與之比肩的包括北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唐山曹妃甸區和滄州渤海新區。
其四,文章在談到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河北的發力點時,提出應強化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的區域樞紐功能,并加快推進石濟城際鐵路建設,力爭實現京津冀區域主要城市2小時到達。
此外,文章也對京津冀協同發展中河北的戰略舉措提出了六點建議,非常中肯,如在中央及三地的頂層設計姍姍來遲的背景下,各地不應再頻繁出臺與中央相抵觸、相矛盾的各種規劃;不應為爭搶項目相互壓低出價,損害當地當前和長遠利益,偏離正確定位,造成新一輪產業空間布局的不合理;不應出現造城熱潮。同時,文章還建議,“保定-石家莊-邯鄲”一線不應過多承擔重工業智能,應依托北京新機場、高鐵站或重要港口,承接現代物流產業轉移;京保石沿線應依托人口聚集優勢、交通優勢,重點承接商貿物流產業轉移。
京津冀協同發展正在持續深入,而對于石家莊而言,如何搶抓機遇,如何在與天津、河北其他地市的PK中勝出,承接更多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已成為重要目標。但是,當地營商環境和政府施政能力,都是石家莊亟需解決的重要問題。
[以下為文章全文]
據《中國經濟報告》官方微信:京津冀地區被公認是繼長三角、珠三角之后中國經濟發展的“第三極”。如何更好、更有效地推進協同發展,打造中國經濟增長“第三極”,是亟待解決的重大現實課題和戰略任務。只有在京津冀內部各地區明確自身發展定位,并有效開展區域合作的前提下,京津冀協同發展才能更好地實現。
京津冀三地功能定位
目前北京、天津、河北的既有功能定位尚不清晰,空間格局尚不明確,還不能很好地服務于京津冀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因此,需要重新探討京津冀三地的功能定位及空間布局,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協同發展的戰略舉措。
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主要有三大核心目標,即打造世界級城市群、推進經濟創新發展和承載首都功能疏解。其中,打造世界級城市群目的在于在提升國際化水平的基礎上,著力推進國際高端要素向京津冀集聚,增強該區域在全球的資源配置能力和經濟控制能力。推進經濟創新發展即加快區域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推進京津冀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由原有的要素驅動和資本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而承載首都功能疏解是京津冀協同發展最現實的要求,即通過科學定位和優化空間布局,推進北京非核心功能和產業向周邊地區有序轉移,以緩解北京的人口、資源、環境壓力。遵循這一發展思路,京津冀三地的功能定位也必須服務于以上三大目標,突出功能定位高端化、產業創新轉型升級和科學優化的產業空間布局。
要實現上述發展目標,北京應定位為“四大中心”,即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天津應在先進制造業研發與轉化、金融創新與運營、國際航運與貿易,以及綜合改革等方面走在全國前列。河北省總體上是京津冀地區打造全球影響力城市群的戰略支撐區,應在先進制造業、產業轉型升級和京津冀生態安全屏障方面發揮獨有作用。
京津冀空間發展格局
按照“機制合理、形態優良、科學持續和優勢互補”的發展思路,借鑒多中心網絡型世界級城市群空間結構發展的經驗,可以將京津冀地區經濟活動空間格局概括為以“兩核兩心四帶多節點”為協作載體的空間布局。
“兩核”是京津冀區域的中心,指北京和天津。北京應突出國家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的“四心定位”,強化北京原有的政治、歷史、文化及國際交往等職能,推進北京科技創新中心職能建設,推進首都非核心功能向周邊區域疏解,強化首都的核心功能。天津應依托北方第一大港的港口優勢、京津兩地便捷的交通條件,充分利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天津濱海新區國家級新區、國家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自由貿易園區建設等機遇,積極在創新創業及體制機制等方面推行先行先試政策。同時,在京津兩地差別化職能定位的基礎上,加快推進京津兩地產業、基礎設施、環境治理、公共服務等方面的對接合作,打造城市共同體和區域創新共同體。
“兩心”是京津冀區域副中心(次中心),即石家莊和唐山。立足石家莊和唐山的人口集聚及交通區位優勢,充分發揮兩地區域次中心職能,進一步提升城市綜合承載力和服務能力,加快產業和人口集聚,帶動周邊區域協調發展。積極推進石家莊商貿物流產業發展,將石家莊打造成為冀中南區域中心,輻射華北的區域商貿物流中心城市。強化唐山的冀北區域中心職能,推進唐山現代臨港制造業基地建設,輻射秦皇島和承德等地。
“四帶”是京津冀區域的產業帶、城市帶,即京津高新技術產業帶、濱海發展帶、京保石發展帶和京唐秦產業帶。其中,京津高新技術產業應重點依托京津發展帶上豐富的智力、人才、科教創新資源,利用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天津濱海新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產學研基地,重點引導科教創新資源進一步向該地區集聚,加快發展以科教研發、高新技術、商務休閑為主體功能的京津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區、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區。濱海發展帶伴隨曹妃甸工業區、天津濱海新區、滄州渤海新區等環渤海區域的開發建設,其區位優勢和政策優勢將進一步凸顯,未來將形成裝備制造、石化等重工業與航空航天、海洋經濟、港口物流等新興產業相結合的濱海新興產業集聚帶。京保石發展帶地處京津冀內陸地區,同時也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區,應積極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重點發展商貿物流等現代服務業和生物、新能源等戰略新興產業,注重科技成果轉化,形成京津冀重要的產業轉型升級發展帶。京唐秦產業帶未來應逐步壯大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先進制造業,形成京津冀先進制造產業帶。
“多節點”指的是滄州、保定、廊坊、張家口、承德、秦皇島、邢臺、衡水、邯鄲9個對京津冀具有重要支撐作用的地級市。其中,滄州應依托亞歐大陸橋新起點的戰略區位優勢、黃驊優良的港口條件以及沿海豐富的土地、水等資源條件,將自身打造成京津冀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港口物流樞紐。保定市應充分利用其鄰近京津、交通便利的區位優勢,重點提升涿州、白溝、高碑店等重點城鎮的產業承載能力,逐步推進國家低碳經濟綜合實驗區、中國電谷和新能源等先進制造業基地以及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建設。廊坊地處“京津高新技術產業帶”,區位優勢明顯,未來應抓住京冀共建北京第二機場和臨空經濟區的機遇,加快推進距北京50-100公里的固安、大廠、三河、永清、霸州等地區承接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將廊坊建設成為京津發展帶上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和現代服務業基地。張家口和承德總體處于京津冀生態涵養區,生態涵養、休閑旅游及農副產品供應是兩地應承擔的主體功能。兩地應以加強生態功能區保護與建設,有效恢復和提升生態功能為主,有序推進人口向城鎮和沿海區域有序轉移,在產業方面積極發展生態旅游、休閑、保健康復、特色農業等優勢產業,以及環境友好、污染小的高科技服務業和科教服務業。秦皇島應立足于濱海旅游資源優勢,抓住北戴河新區開發建設機遇,打造全國著名的濱海休閑城市。地處河北南部的邢臺、衡水和邯鄲三市則應重點突出其對京津冀的產業支撐和保障作用。
除此之外,應明確京津保三角、京津唐三角、京津廊三角、京張承三角、唐山—濱海—滄州增長帶等空間結構組團與產業布局的未來方向;明確北京中關村、天津濱海新區、唐山曹妃甸區、滄州渤海新區、石家莊正定新區等戰略性功能區定位;同時還要涉及諸如涿州、固安、大廠、黃驊、白溝新城、定州、任丘、遷安、武安等區位優勢突出、要素稟賦明顯、成長性好的中小城市和京津冀區域的新增長點。
未來京津冀協同發展應將加快培育和推進新增長極為經濟空間布局和城鎮空間優化的重點,以“兩核兩心四帶多節點”為空間載體,基于京津冀地區空間承載力、發展基礎、功能導向及未來開發潛力,將京津冀區域劃分為分工合理、功能互補的三大功能區,即西北部生態限制開發區、中部核心優化開發區和南部重點拓展區,以推進京津冀核心功能在區域內的優化布局。
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中河北的發力點
1、交通先行。河北省應以推進京津冀建設世界級城市群、實現產業創新發展及首都功能疏解為目標,以綜合交通樞紐為節點,以陸上鐵路及高速公路為主體骨架,加快建成多種方式并舉、網絡布局完善、運輸便捷高效、管理協調通暢的綜合交通運輸網絡。重點推進首都第二機場建設,強化石家莊正定國際機場區域樞紐功能,改擴建邯鄲、唐山、張家口等機場,帶動整個京津冀地區多功能網絡化航空體系建設。加快推進津保、石濟、京張、京沈、京唐等城際鐵路建設,力爭實現京津冀區域內主要城市2小時通達。加速推進建成唐山港、秦皇島港、黃驊港三大港口分工合理、優勢互補的現代港口群。推進北京大外環建設,加快國省干線公路改造升級,積極對接京津,打通與京津之間的“瓶頸路”和“斷頭路”,逐步實現互聯互通的公路網絡。未來實現京津冀地區鐵路大網絡、公路大對接、民航大聯通、港口大融合的交通格局。
2、加速區域產業對接合作。緊緊抓住京津產業轉移的機遇,以企業總部、高?蒲袡C構及研發轉化基地等結構轉型及業務拓展為契機,以廊坊環首都新興產業區、臨空經濟區、秦皇島數據產業基地等重點項目為抓手,推動京津企業在河北直接投資或轉移產業鏈環節,加快推進京津科技研發在河北的成果轉化。依托協同發展背景下京津冀共建的自由貿易區、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等平臺,圍繞戰略新興產業、高端裝備制造、現代物流等重點產業,著力推進多樣化行業聯盟建設,在市場機制下力促企業開展深度對接協作。依托現有高端裝備、戰略新興產業及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深度開展京津冀園區合作共建,并逐步將其打造成未來京津冀產業協作的新載體。抓住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的重大機遇,綜合考慮地區自身資源稟賦、比較優勢和功能要求,以縣級地方政府合作平臺為關鍵載體,著力推進符合地區功能定位的京津優質產業、設施和資源的本地化對接。以城市建設為載體,推進人口、產業、公共服務、城市基礎設施協調發展。
3、構建統一區域市場。一是實現京津冀三地政策法規相互對接,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著力推進京津冀統一的制度環境建設。二是破除京津冀三地以及河北省內部各地區間各種形式的地方保護主義,大力推進“負面清單制度”,提供投資便利化服務。三是依托金融、產權交易、技術及專利服務、碳排放等交易平臺,逐步推進開放統一的資金市場、勞動力市場、技術市場和企業產權市場建設,從而更有利于跨地區產業分工合作和規模效益的實現。四是以京津冀協同發展為契機,推進戶籍等相關制度改革,逐步實現社會政策跨區域銜接。
4、提升自身承載能力和服務。京津冀三地在政務環境、公共服務、基礎設施以及人力資源等方面差距較大,這嚴重制約了京津地區優質產業或資源的轉移。河北應聯合京津冀、中央和市場“三地五方”的力量,共同完善市政基礎設施等硬環境,提高商業、醫療、社保等公共服務軟環境。一是從園區建設入手,完善國家級或省級開發區軟硬件環境,促進京津冀園區環境均等化,從而提升河北與京津產業資源的對接層次。二是著力推進河北地區地方品質建設,打造高品質生產環境和生活環境,從而提升與京津人才的對接層次。三是依托并深入挖掘地方壟斷性優勢資源,以獨有的、特色化地方優勢營造創新創業所需要的生態環境,積極培育吸引創新創業人才進入的服務環境,以更好地承接京津高端產業和人才轉移。
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中河北的戰略舉措
實踐中,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戰略在促成各種協議達成和多方效益取得的同時,也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一是不知己不知彼。在產業轉移與承接過程中,京津冀三地不同程度地存在既不知自己有哪些優勢、哪些劣勢,自己需要什么、朝何處去,又不知對方的“三有”。即不知道對方有哪些產業要轉移,對方對自己有何需求,自己又能為對方做些什么。
二是京津冀及三地的頂層設計姍姍來遲,地方頻繁出臺各種規劃,形成不合理的中央與地方博弈的格局,使中央權威和地方政府公信力受損。
三是各地紛紛“跑部進京”,為爭搶項目相互壓低“出價”,既傷害當地整體福利和長遠發展,又不利于企業“落地”后的接續發展,以致又回到了20世紀80、90年代園區開發的老路上,承接不該承接的產業,偏離當初的正確“定位”,造成新一輪的產業不合理空間布局。
四是北京的非首都功能疏解和產業轉移不徹底、“不接地氣”,疏解人口的主觀愿望多于產業轉移,優質功能和服務并沒有足夠延伸和輻射到產業地,結果是人口遷徙并沒有很好地實現,產業鏈上下游配套和對接自然也不會有大的改善。
五是希望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很短時間內有較大突破,急于求成,不分重點,全面出擊。很多地方出現造城熱潮,按照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經驗,區域協同發展應該在30年左右的跨度內實現,片面追求速度,結果過猶不及。
六是目前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畝三分地”的思維,協同發展更多的是依靠政令推行,對市場這只“無形的手”如何在資源配置中發揮作用認識還不足,其背后深層原因既有體制機制因素,也有慣性思維影響,更有執政能力方面的問題。
從政府維度看,應著力構建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政策體系。
第一,產業承接應明確河北不同地區產業對接協作或承接產業轉移的目標行業門類,同時制定不應承接產業的“負面清單”,并以此為指導力促形成產業分工合理、地區錯位互補的產業發展格局。其中,河北沿海地區應依托曹妃甸新區和渤海新區,重點承接重化工和裝備制造產業轉移;相應的河北內陸,如張承地區和保定—石家莊—邯鄲一線則不應過多地承擔重工業職能,而應依托北京新機場、高鐵鐵路節點、重要港口,重點承接現代物流產業轉移;河北內陸京保石沿線應依托人口集聚優勢和交通優勢,重點承接商貿物流產業轉移;北京周邊地區及京廣高鐵沿線節點中小城市則可重點承接都市型現代農業轉移。出于整個京津冀地區生態涵養功能的需要,張承地區應重點吸引農牧產品加工、科技研發產業轉移,而一批高污染、高排放、高消耗的產業則應被列入“負面清單”。
第二,綜合運用財稅和金融政策,保障產業協同順利發展。從財稅政策看,應有針對性地通過稅收優惠、財政貼息及建立風險投資等形式對特定地區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扶持。探索建立產業轉移的跨區利益共享機制,對政府主導的轉移企業或項目,在一定期限內實行經濟總量與稅收分享政策,特別是對于高新技術成果轉化項目和知名院校、科研院所、醫療機構及其他居民生活服務業項目,自取得第一筆營業收入當年起,轉出地(京津兩市)按設定比例分享轉出企業在轉入地(河北)上繳的地方稅收。從金融政策看,應積極打造各類區域合作金融平臺,鼓勵開展科技金融、文化金融和生態金融創新試點,在臨空經濟區、濱海產業區開展離岸金融試點,推進相關目標產業順暢轉移。
第三,完善各類有助于產業協同發展的保障措施。加快推進建立專門負責京津冀產業協同發展的領導小組,落實工作責任,制訂規劃工作方案,明確工作分工,做好三地組織協調工作;著力改革官員考核體系,逐步推動考核體制由原來的GDP導向向社會民生、生態環境導向轉變;加快推進京津冀三地戶籍制度改革、醫療社保對接以及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和同城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