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產業協作升級 河北引進京津項目850個
發布日期:2014-12-30
優化經濟發展空間格局,是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明年五大主要任務之一,即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這表明,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國家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
具體到河北而言,京津冀協同發展則意味著新的發展空間,是千載難逢的重大戰略機遇。一年來,我省緊緊抓住這一重大機遇,主動作為、乘勢而上,重點突破,加速融入三地協同發展大局。
亮點一:交通對接
海陸空全方位突破,京昆高速公路北延、京港澳高速河北段主體完工,津冀港口合作起筆謀篇
近日,京昆高速公路北京段主體完工,京昆高速北延河北段主線最后一段路面基層也攤鋪完成。長期以來,京昆高速并未與北京直接貫通,是名副其實的“斷頭路”,該路修通后將變成京石間的高速大通道。
與此同時,津冀交通領域合作也取得了重大突破。8月24日,天津港集團與河北港口集團共同出資20億元組建的渤海津冀港口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正式揭牌,兩大港口集團分別持股50%,將建立起利益共享機制。
這兩個看似毫無關聯的事件,卻有著共同意義:京津冀三地交通建設打破各自為戰,開始步入一體化發展軌道。
京津冀地區是全國路網密度最高、交通運輸最繁忙的地區之一,但也是最不均衡的地區之一。河北的高速公路密度僅為北京的1/2、天津的1/3,甚至出現一些“斷頭路”。為此,我省提出了具體目標:加快推動與京津的全面對接,形成便捷高效、互通互聯的綜合交通體系。
落實對接京津目標,我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提速。
在高速公路方面,納入北京大外環的張涿高速張家口段全線正式通車。同樣納入大外環的張承高速承德段正加緊建設。
此外,京港澳高速公路河北段改擴建工程主體完工,津石高速石家莊段已進行環評。
在鐵路方面,京沈高鐵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已經獲批,建成后將成為連通北京、河北和東北地區的骨干鐵路,京津冀高鐵成網的優勢將進一步顯現出來。京張高鐵可行性研究報告也已上報國家發改委。
在航空方面,石家莊機場T2航站樓正式啟用,這使得石家莊機場旅客保障能力提升了3倍,為疏解首都機場客流壓力、承接北京航空溢出客流提供了保障。
亮點二:產業協作
承接產業轉移,從京津引進項目850個,符合綠色、循環、低碳的要求
今年,一個小化工廠的搬遷,引發了社會廣泛關注。因為它牽引出了一個宏大的課題——京津冀產業協作中,河北需要什么樣的項目?
這次搬遷,給出了答案。
5月份,位于北京豐臺區的凌云化工搬遷到邯鄲。一時間,“凌云化工因污染不適合在北京發展”的聲音不絕于耳,并引發廣大網友激烈的討論。一位網友不住地抱怨:“本來就已經污染得夠厲害了,還要搬遷過來,火上澆油。”實際上,這家企業把過去每年在北京排放的6000噸的直燃煤炭削減了,在邯鄲,它會“吸進”當地一家企業直排的2萬多噸“廢氣”,不僅不輸出污染,還升級了設備、工藝。
河北需要的就是這樣的項目:綠色、循環、低碳。遵循這樣的思路,各地積極與京津對接,引進大項目好項目。
一個個重磅消息紛至沓來——
遼闊的渤海灣,協同發展濤聲陣陣。7月31日,京冀簽署了《共同打造曹妃甸協同發展示范區框架協議》。今年4月,曹妃甸成立了唐山曹妃甸協同發展推進辦公室,面向北京招商。目前,協議落地的北京企業有10余家。曹妃甸還啟動了東華能源頁巖氣新材料產業園項目。
秦皇島與北京,因中關村而加深緣分。5月11日,在秦皇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數谷大廈,中關村海淀園秦皇島分園正式掛牌,首批5家高科技企業和北京服務外包企業協會落地。這是我省對接京津的首個綜合性高科技園區,也是中關村海淀園在京外落地的首個外省“分店”。
在12月9日舉行的京津冀協同發展——央企京企·承德項目合作會上,承德簽下10項合作框架協議及具體合作項目協議。保定成立了9個專項集中攻堅指揮部全面與北京對接,大紅門市場落戶白溝新城。在張家口,張北縣與北京中關村合作共建云計算產業園,吸引投資超百億元。
京津冀產業協作,風生水起。今年截至10月底,我省從京津引進資金1204億元,引進項目850個。
亮點三:生態涵養
呵護碧水藍天,環京津六市造林236.3萬畝,全省啟動四大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
10月23日,是環保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日子。當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協作機制實質性啟動。京津冀等6省區市和環境保護部等國家部委,將實施區域重污染應急聯動,共同應對空氣重污染。
類似的防治協作已在實際中上演,并成就了著名的“APEC藍”。APEC會議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聯合治霾“一盤棋”,統一對企業停限產。我省提出“問題整改查處務必到位、企業減排措施務必到位”,僅石家莊就處理了相關責任人29人。在各方努力下,APEC會議期間,北京空氣質量均為優良級別。
我們拿出嚴厲措施,保證了空氣質量,喜迎四方賓朋。可APEC閉幕后,令人眷戀的藍天還會常在嗎?
為了頭頂上更多的藍天白云,京津冀一灣灣緩緩流淌的碧水,和那如黛如畫的青山,我省提出打造生態涵養保護的支撐區。“必須在防治大氣污染的同時,對山水林田湖海進行綜合治理,使河北的生態環境,足以支撐起京津冀這個世界級城市群的發展。”
一年來,生態涵養保護,這場艱苦卓絕的戰役早已吹響了號角。
今年以來,我省環京津地區加大植樹造林力度。截至8月1日,承德、張家口、唐山、廊坊、保定、滄州等環京津六市今年共造林236.3萬畝。首都北大門承德,壩上沙化面積比上世紀八十年代減少36.8%,涵養水源能力比新中國成立初期提高20倍。
植樹造林能涵養京津冀唇齒相依的生態系統,減少污染物排放則會直接降低對環境的破壞。今年前8個月,全省統籌安排大氣污染防治資金達43億元,還啟動了鋼鐵、水泥、電力、玻璃四大行業大氣污染治理攻堅行動。張家口先后關停污染企業800多家,為保障京津冀的碧水藍天作出了巨大貢獻。
亮點四:破除藩籬
打破“一畝三分地”,醫保互通破局,通關壁壘打破,稅務深化合作
11月,北京市衛計委發布通知,正式將河北燕達醫院納入北京市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療機構名單。
這則簡短的消息,讓居住在燕郊的蔣捧娜興奮不已。她在北京工作,家住燕郊,因為在燕郊醫院看病沒法用北京醫保報銷,所以守著燕達這樣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卻依舊看病難。燕郊地區常住人口近60萬,有近一半在京工作。醫;ネㄆ凭,讓蔣捧娜們都能享受到新農合異地結報的便捷了。
如果說蔣捧娜為生活越來越便利而欣喜,熟悉京津冀三地協同發展情況的人士,則為這一跳出自家“一畝三分地”的舉措拍手稱贊。專家認為,目前京津冀一體化水平相對低的深層原因,在于存在諸多體制機制障礙。
破解這一矛盾,三地出臺了多項重大改革措施。
京津冀統一的大市場正在形成。7月18日,京津冀產權市場發展聯盟在京成立,設立了25個專業交易平臺,業務領域涵蓋技術、林權、農村產權以及非上市公司股權交易等。河北產權交易中心主任王彪表示,三地“結盟”將有利于實現三地要素資源的自由流動和優化配置。
與此同時,多個領域的行政壁壘被打破,“你加一把鎖,我勒一道繩”的情況將不復存在。
9月22日,石家莊海關正式加入京津冀區域一體化通關。三關如同一關,眾多企業共享“國門紅利”。河北22900余家企業辦理跨區域通關業務可減少5個環節,通關成本降低近三成,節省物流成本30%。
11月,京津冀三地稅務機關簽署《稅收合作框架協議》。三地將對上位法或文件明確規定由各省(市)稅務機關自行確定稅收政策執行范圍、幅度、條件等的事項,進行協調統一,讓納稅人在京津冀區域內享受到無差別的政策適用標準。
……
通過改革創新打破地區封鎖和利益藩籬,全面提高資源配置效率,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正在書寫新篇章。